2021年1月12日 星期二

跨域閱讀‧開啟新視界 社會科閱讀 須活用邏輯思考-取自國語日報

跨域閱讀‧開啟新視界 社會科閱讀 須活用邏輯思考(二之一) 文‧圖片提供/游婷雅(國立清華大學竹師教育學院三研而立中心研究專員) (2020/11/17) 以臺灣地理為例,可將臺灣的特色以大小標題畫成文章架構圖,再將相關細節補充至不同標題之下。  長久以來,社會科一直被視為一門單純憑背誦、靠記憶的科目,也就是俗稱的「背多分」。許多中學生會說:「我就是討厭背!很難記住。」「社會就是有背才有分!」即使是成績不錯的學生,也會覺得社會科就是一堆事件、故事、要背誦的事實,不像自然科需要思考、活用。這樣的想法不僅學生獨有,連教師也普遍認同。然而,社會學科是一門與人類生活息息相關的知識體系,既然是知識體系,就必然有一套邏輯在其中,讓人可思考、運用。 瀏覽→細讀→筆記 掌握學習路徑  當我們拿起一本書,最先看到的是書封及書名,藉此判斷這本書可能講些什麼內容。若有機會,我們會選擇是否因第一印象不佳而謝絕往來。假如我們的目標在於學習,而且確定這本書就是我們要詳加閱讀的,就要花點時間好好相處。  那就直接從書的第一個字讀下去吧?不,拿到一本書應先瀏覽全書概要。  在閱讀中,讀者必須有主動學習的態度。透過瀏覽,可幫助學習者迅速掌握學習目標,較不會迷失在茫茫文字大海中。  瀏覽時,先分別彙整大小標題,形成文章架構圖如下(在此指作者或編者撰寫文章的架構,並非讀者理解後繪出的概念圖或心智圖)。確立架構圖就能建立學習目標,繼而建立「學習地圖」,更能知道依循什麼「路徑」可以通往最終的目標。  接著透過文章架構圖做「標題想一想」,推論此標題可能要談什麼內容?小標題之間的關聯性為何?大標題與小標題的關係又是什麼?舉例來說,假如單元標題是〈大航海時代的臺灣〉,課標題依序是〈臺灣的荷西時期〉及〈臺灣的明鄭時期〉,從大小標的架構可知,作者要告訴讀者臺灣在大航海時代各方面的樣貌,且分成兩階段說明││荷西時期和明鄭時期,而先講荷西,再講明鄭,應是照時間順序。像這樣羅列標題並思考其中關係,有助於學習者建立更細緻的閱讀目標,也可能藉此引發疑問,抱持這個目標與疑惑進一步理解細節。  順著文章架構的邏輯思考,可助學習者在閱讀細節的過程統整繁瑣資訊,找到重點。接下來分別介紹地理、歷史、公民科的閱讀方式。 地理:思索人地互動 反思環境議題  一、找定位:閱讀地理相關的文章時,要先定位,知道談論的是哪個空間位置?定位出空間軸度,才知道現在所談的是哪個區域範圍,便能依照學科邏輯思考該區域特色。若文章特別談到時間軸度,如「十四世紀的伊比利半島」,此時學習者也可將時間軸度定位出來。  二、看面向:定位地理空間位置後,進一步問:此區域在地形、氣候、人口及人文(包含產業、交通、都市、建築、語言與宗教)四大面向上具有哪些特色?  三、論影響:將區域地理在四大面向上的特色加以整理、摘要後,便可進一步問:人文與自然間產生了什麼相互影響?也就是所謂的人地互動關係。這是學科素養中批判思考、高層次思考的部分,促使我們反思人類活動與大自然資源間如何互取其利而不互相危害,也是讓社會學科更具價值的部分。 歷史:探究背景演變 理解事件脈絡  一、找定位:閱讀歷史相關文章時,同樣要先定位,正在閱讀的文章是談論歷史長河中的哪個時期?又是在地球的哪個角落?時間軸度與空間軸度的定位,可以幫助學習者定向,在腦海中形成時代背景的樣貌。當你讀到「大航海時代的美洲」與「大航海時代的臺灣」時,若能在腦中產生十五、十六世紀人類生活的樣貌,再根據空間定位形成美洲、臺灣當時各自的景象,絕對可幫助理解更多細節。  二、看面向:時間、空間就定位後,進一步問:此時期或這個政權在政治、經濟、社會、文化四個面向上有哪些特色?  三、論影響:在這個時期或政權下是否發生重要事件?在何時,發生了什麼事?導致事件發生的背景(什麼情況、局面下才會發生此事件)是什麼?這個事件又對後來造成什麼影響(事件發生後又造就出什麼局面)?所有歷史事件的發生都有其背景與影響。閱讀歷史並非像個年代表機器一樣記住哪時候發生了哪件事而已,最重要的是對脈絡的理解與反思,如此才能發揮歷史學科價值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