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1年1月12日 星期二

強化語文閱讀 科學素養更完整-取自國語日報

 跨域閱讀開啟新視界

強化語文閱讀 科學素養更完整

文‧圖片提供/李松濤(國立臺中教育大學科學教育與應用學系教授兼系主任) (2020/11/3)

 「用心想」、「動手做」、「語言文字」共同搭配的學習,才能培養完整的科學素養。圖/達志影像

 

 古諺云:「言為心聲,書為心畫」,是指個人的想法可透過語言詞彙表達出來,個人外在的文字書寫樣態也可能反映出心理狀態。其實語言與文字一直是各種文化中最重要的概念表徵方式,透過特定的符號系統,意義得以溝通,文化才能傳承。

透過科學探究
與他人和環境互動

 科學文化的傳承過程中,透過科學探究產生新知識,是科學專業人士的重要使命,科學家常運用有創意的假設或理論,來引導新問題的解答方向。建構新知與普及知識,除了收集一定的資料與分析過程,來檢驗假設或理論,也需要特定語言文字進行溝通,例如符號、公式或模型等,這些元素都屬於廣義的科學語言工具。

 十二年國教課綱以「素養」為核心理念,自然領域的學習目標聚焦在「科學素養」。課綱總綱中,為培養核心素養擬定了「自主行動」、「溝通互動」與「社會參與」三大面向,作為各科統整的主軸。「溝通互動」內涵即是希望學習者能廣泛運用各種工具,如語言、文字、數學符號、科技、藝術等等,有效與他人和環境互動。這樣的原則其實就已經點出,在增加「科學素養」的學習中,語言文字扮演相當重要的角色。

分析文字數據
增進科學知識理解

 根據國際學生能力評量計畫PISA的定義,「科學素養」包含了「知識」與「能力」等相互關聯的向度;其中知識包括「學科知識」、「程序性知識」以及「認識觀知識」,分別對應於科學的概念、方法以及本質的學習內涵。能力的向度則表現在「科學的解釋現象」、「評估與設計科學探究」以及「科學的詮釋數據與證據」的實踐行為。

 具體而言,什麼是擁有科學素養時展現的能力?「科學的解釋現象」是指用與特定概念相關的語言文字說明,或透過閱讀而理解某些現象的成因;「評估與設計科學探究」是針對科學探究活動的說明或描述,讀者應具備評估其過程品質優劣的能力,或是針對一個令人好奇的科學現象與問題,觀察者應具備設計適當探究活動,以求得理解原因的能力。

 最後,「科學的詮釋數據與證據」則是指學習者可以在分析與解釋文字及數據資料後,以合適的結論與他人溝通分享,或是可以在科學相關的文本中(如:新聞、網路、期刊)辨識出具體的科學論證或證據等。由前述科學素養內涵不難看出,學習科學本就該包含語言文字的向度,而科學素養的表現,更難抽離各類閱讀文本的脈絡或情境。

培養科學素養
擁有獨立思考能力

 以新冠肺炎的疫情相關新聞為例,報章雜誌會提及一些最新的相關研究,例如病毒傳播途徑、病毒變異情形、病毒流行趨勢是否因氣候變化而改變等議題,這些資訊的閱讀理解都需要前述三種能力的綜合表現,才能有較完整的掌握。

 又如我們常可看到誇大的新聞,如某種藥物的研發可以治療某種疾病、攝取某種食物可改善某症狀,但實際上可能是動物實驗的報告,或是特定條件的受試者表現。判斷與取捨資訊需要更多前述的「科學素養」內涵,才能成為具獨立思考能力而不人云亦云的現代公民。

 在科學性訊息文本的閱讀歷程中,學習者常會因語言文字層次的難度,面臨無法理解的狀況,例如某些概念:分子、元素、壓力,或是動詞與名詞的轉化:如氧化、腐蝕,甚至是某些符號或公式的推演,這時會需要一些學習鷹架或閱讀策略來輔助理解。

 傳統科學學習常聚焦在「動手作」與「用心想」這兩個面向,但以素養學習的觀點來看,本文主張應加入「語言文字」的面向,方能符合完整的科學學習架構,例如在科學學習中放入閱讀活動,或是在閱讀課程中融入科學性文本,這些跨領域的作法,都應受到師生重視與學校的鼓勵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