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1年1月12日 星期二

理解包容從心開始 尊重孩子的獨特內在

-取自國語日報 理解包容從心開始 尊重孩子的獨特內在 文/陳美儒 (2020/12/10) 當孩子和娃娃輕聲說話時,他正在抒發心情並練習敘述。 圖/達志影像  你可曾注意過,家裡的孩子可以輕聲細語跟芭比娃娃說好久的話,為那不是纖維棉布做成的娃娃認真梳理將近一小時的頭髮,或為絨毛玩偶擺設餐具,為它做滿滿一桌「佳肴」;或者,那難得安靜的兒子,竟花幾乎一整個下午的時間,安安靜靜的蹲在屋子角落,專注看一列螞蟻搬餅乾屑。如果你認為他們的行為實在無聊,舉動超級幼稚,恐怕你的思維與孩子已有不小的差距,貼近不了孩子內心「神祕的水晶球」。  在女兒六歲即將上國小的那個暑假,我決定帶她第一次出國旅遊;母女二人自由行,從大阪進,東京出,中途再繞到京都、奈良走走。  在京都街頭、奈良的動物園,我看到親子對談的影像:大人總會彎下腰,甚至蹲下身子跟孩子說話;縱使看似在訓斥孩子,音調卻一點也不暴躁或高亢,而孩子儘管臉頰已掛著淚水,竟也都端正站立聽爸媽「訓示」。  這樣互相尊重的教養態度,這般平和的親子互動,究竟是怎樣培育出來的呀?我十分好奇。  到了東京,我決定和一位正好在那裡做博士後研究的朋友聯絡,請他幫我引荐,想參觀真實的學校教育究竟是怎樣的「風景」。  朋友幫我介紹了一所在東京住宅區附近,暑假沒休課的「幼兒園」。走訪當日,鈴木園長帶著一位老師,滿面笑容的在門口迎接。我進入校園,走過花草扶疏的庭院,沿著長廊,往位在底端的院長室邁步。  長廊的牆壁上,掛著許多小朋友的圖畫作品:有大象、長頸鹿的蠟筆畫,也有創意沙畫,更有許多表現抽象、色彩豐富的作品。  突然,一張特別放大近二十呎的巨照在眼前,畫面上是一排成年人背對攝影機在尿尿,讓我看得瞠目結舌,又不禁有些羞赧。  相片中,在這些叔叔伯伯的後面站著一個五六歲的小男孩,把腳尖踮得高高的,偏著頭,拉長脖子在張望。有趣的想像是,這個小男孩是否想窺看哪個叔叔伯伯的「噴泉」射得最高?只是他個子實在太小了,所以不管踮多高,也只能看到大人的背影罷了。  進了園長室,我趕忙請朋友為我翻譯,請教鈴木園長掛這張照片的教育意義。園長聽了我的疑問,笑咪咪的說:「我不一定每天都可以跟每位老師講到話。但每位老師上課前都會經過這條走廊;這張照片只是想提醒老師,別忘了隨時要以孩子的角度來看孩子的世界。」  「每個孩子內心都擁有一顆自己的水晶球,在那裡面,他可以創造自己的美麗世界。」這是西方哲學家的教育名言,提醒所有成年人尊重孩子獨特的內在,他擁有自己的思考能力和想像天地。大人必須理解孩子純真的想法,才能跟他一起擁抱水晶球,走入他的內心世界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